2000.webp)
养正桩功八式
功法简介
站桩,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、增长劲力的方法。称其为“桩”,是因为习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,久练之后,就可以脚底生根,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。站桩是各门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,也是道家入静、练气的重要法门。
《黄帝内经》提到:“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……”。实践证明,站桩是可以实现补充元气,守护健康的有效方法。元气,也称正气,是人体生命的源动力。
马世琦先生结合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参同契》、《内功经》等经典,与形意拳秘传内功心法融会贯通,总结出了以养正桩功八式为主的内功训练体系。养正桩功八式次第分明,上功迅速,养生效果明显,且习练时放松舒适,不会伤害身体。
“养正”桩功,意即本桩功可以培养正气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正气可以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清理体内环境等等。正气充满以后,人不仅会精力充沛,抵御外邪的能力还会大大增强。养正桩功还非常有助于身心放松,可以有效疏解、释放压力,若能经常习练,对调节情绪、静心养神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现代人生活节奏快,身心压力大,大多数人都处于正气不足,身心紧张的亚健康状态。在马世琦先生数十年的教功过程中,发现养正桩功对现代人常见的入睡困难、食欲不振、排便不畅、四肢畏寒等亚健康问题有着明显的调理效果,甚至很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士,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,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生命质量。因此可以说养正桩功是一种非常适合现代人的体育锻炼方式。

学习建议:
务必从桩功第一式开始学习,功力达到要求者可进阶学习桩功二式及更高阶功法。桩功第一式足以满足日常健康养生需求,可以练习一生。后面的功法主要以修行及武学为主,对身体素质和德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。
养正动功八式
功法简介
马世琦先生常讲:“不是你学多少,而是练多少。一万个式子各练一遍,什么效果都没有;一个式子练一万遍,你就厉害了。功夫要精纯。”马先生将自己平生武学精华总结成八个单式,简称为动功八式。动功八式体用兼备,可以运行气血,大大加强桩功的养生效果;同时每一式都暗含不同的身法与劲力,是技击的重要基础。
动功看似简单,实则精微深奥,融形意的“劲”、太极的“灵”、八卦的“巧”于一体,以神率意、意率气、气率形。动功的动作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,又能充分地运动气血,堪称理想的运动,是马先生对武学的又一大贡献。

学习建议:
动功八式没有严格的修行次第,从哪一式开始入手均可,但均以养正桩功的身形为基础,因此需要先掌握桩功第一式。
动功第四、五、六式则比较偏重养生,动作也相对简单,建议首先学习动功第四式,建立正确体感。
动功第一、二、三、七、八式更偏重技击实战,动作相对复杂,涉及到身体的开合和进退,是养正桩功培养的腿四面力的综合运用。其中第二式动作相对容易理解,熟练掌握后可以进阶学习形意拳单推手。《顶天立地的功夫》一书中马老传授的是动功一、二、三式的腿部动作。
养正太极拳84式
功法简介
养正太极拳为马世琦先生在北派吴式太极拳(传承:王茂斋——关秉公——马世琦)的基础上创立,以身运手,以气率形,节奏舒缓,动作柔和,内气升降开合分明,非常有助于身心放松。
马世琦先生所授太极拳特点:
一,以内功为基础。有内功方为内家拳,养正桩功正是内功。马老认为,太极拳的境界不只在于动作是否纯熟,更在于内功的境界高低。内家拳功理为“神率意,意率气,气率形”,只有外形动作,而无神、意、气率领,则与做操无异。
二,动作合于人体结构,不伤膝盖。太极分两仪,两仪即阴阳。人体后为阳,前为阴,阳面有力为刚,阴面放松为柔,此为总纲,不可偏离。在此基础上,马老更总结出“身动手不动,转胯不拧腰”的拳理精要,在太极拳动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三,习练时舒适放松,不易疲劳。马老认为,练拳为悦己乐事,非以表演悦人为目的,更不可自讨苦吃,否则有违养生之道。马老所授太极拳动作舒展放松,绵绵若存;学员均反馈习练时浑身舒畅,心情愉悦,杂念全无,实为享受。

学习建议:
建议配合养正桩功同时练习,动静结合,进步更快。
太极拳单式
功法简介
马世琦先生从门内秘传的128式太极拳中精选了部分单式并加以改良,重在劲力,为擒拿散手等实战技击的重要基础。
学习建议:
站桩功力达标后开始学习。
形意拳三体式
功法简介
马世琦先生通过自己多年的体悟,以及养生与实战的验证,对三体式进行了精细地修正,上功速度快,养生效果奇佳,同时对身体没有损伤。
相对于养正桩功第一式,形意拳三体式的炼精化气速度更快,气血运行更强烈,内气开合程度更大。整体来说,三体式更偏重于技击实战,而且对调形准确度的要求也更高

学习建议:
可与桩功第一式同时开始学习。
形意五行拳
功法简介

学习建议:
三体式达标后(单侧轻松站桩1.5小时以上)可以开始学习劈拳。
单推手
功法简介

学习建议:
掌握动功二式且功力达标后。
双推手
功法简介

学习建议:
掌握动功二式且功力达标后。
身法、步法、散手
功法简介

学习建议:
因动作具有一定危险性,仅对入门弟子传授。